郑州市人民政府电子公文传输管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23:25:56   浏览:825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郑州市人民政府电子公文传输管理办法

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人民政府电子传输管理办法的通知

郑政办〔2004〕69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郑州市人民政府电子公文传输管理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四年十月二十二日

郑州市人民政府电子公文传输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使市人民政府和各县(市、区)、各部门之间电子公文传输工作规范化,确保电子公文传输的安全有效,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办函〔2003〕65号文件加强电子公文传输管理的通知》(豫政办文〔2003〕54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电子公文是指通过郑州市人民政府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处理后形成的具有规范格式的公文的电子数据;电子公文传输是指电子公文的生成、发送、接收过程。

第三条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负责对本市电子公文传输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办公室具体负责本单位的电子公文传输工作。

第四条 电子公文与相同内容的纸质公文具有同等法定效力。

第五条 电子公文的处理应当符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 电子公文的传输

第六条 电子公文传输应当在“郑州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平台上进行。市人民政府按照“郑州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系统”命名规范,统一各县(市、区)、各部门的公文发送、接收专门用户名称。

第七条 传输电子公文应当使用市人民政府统一规定的设备和软件:(一)郑州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平台;(二)书生电子公文系统软件和加密卡;(三)彩色激光打印机。

第八条 电子公文传输系统所用的密码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按照规定通知有关单位,密码将不定期进行更换。

第九条 拟传输的公文由发送单位负责传输工作的部门通过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生成电子公文,经部门负责人核批后,通过“郑州市机关信息网”发送至接收单位。

第十条 电子公文发送后,发送单位应对所发公文的接收情况进行查询;对退回的电子公文应及时处理,并就发现的问题及时与接收单位联系解决。

第十一条 接收电子公文的单位应对公文的发送单位、公文的完整性和体例格式等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方可接收,对紧急公文应及时签收办理。对不能正常接收的电子公文,接收单位应及时与发送单位联系解决。

第三章 电子印章的制发与管理

第十二条 各县(市、区)、各部门的电子印章由市政府办公厅统一制作、颁发。各单位不得擅自制作使用。对电子印章的管理等同于实物印章。

第十三条 电子印章是系统重要的保密部件,各县(市、区)、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和在专用计算机上使用。

第四章 安全保密

第十四条 密级公文不得以电子公文的形式传输。

第十五条 电子公文传输工作人员不得向无关人员透露操作程序、密码或提供电子印章软盘等相关设备和软件。

第十六条 用于电子公文传输的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应指定专人管理和维护,严禁与国际互联网联接。

第五章 其他

第十七条 电子公文应当存放于指定的服务器,指定专人严格管理,未经文件运转部门负责人同意,不得修改、删除和打印。

第十八条 电子公文的归档按照国家档案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各部门的电子简报等电子公文的传输参照此办法执行。

第二十条 各县(市、区)、各部门在本辖区或本系统内开展电子公文传输工作应当参照此办法,并遵循以下原则:

(一)保证电子公文及电子印章的完整性、安全性及严肃性;

(二)所使用的电子公文传输系统,须经国家安全保密主管部门认可。

(三)所使用的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必须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配发的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经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认可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确认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确认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



按照原国家教委《关于设立“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通知》(教电厅〔1997〕4号)精神,经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领导小组审批,确认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528所学校为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请各地认真落实实验学校的各项
工作,切实发挥辐射和示范作用,积极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
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名单
北京市(24所)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第161中学 陈经纶中学
昌平区第四中学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第15中学
广渠门中学 房山区房山中学 大兴县黄村第二中学
东城区灯市口小学 东城区分司厅小学 石景山区鲁谷小学
西城区黄城根小学 丰台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平谷县第五小学
西城区阜外大街第一小学 通州区东方小学 门头沟区大峪第二小学
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朝阳区日坛小学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花园村中学 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 延庆县延庆中学
天津市(24所)
第21中学 第四中学 南开大学附属中学
第二中学 第47中学 第100中学
塘沽区第二中学 大港区第三中学 咸水沽镇第一中学
杨村镇第一中学 宝坻县第四中学 静海县第一中学
蓟县第一中学 芦台镇第一中学 开发区第一中学
大港油田中心区第二小学 汉沽区体育场小学 河东区第一中心小学
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红桥区实验小学 第55中学
宝坻县第一中学 大港油田第10中学 蓟县城关小学
河北省(15所)
辛集中学 秦皇岛市第一中学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
张家口市第二中学 迁安市第一中学 昌黎县汇文中学
隆化县存瑞中学 乐亭县中堡王庄乡初级中学 邯郸市峰峰矿务局小学
邯郸市邯山区农林路小学 香河县城内第二小学 秦皇岛市新一路小学
石家庄市四中路小学 石家庄市中山路小学 唐山市路北区实验小学
山西省(15所)
太原市育英中学 太原市第37中学 太原铁路职工子弟第一中学
大同市第一中学 大同市第二中学 平定县第一中学
长治市第二中学 襄垣县第二中学 运城中学
晋城市第一中学 太原市迎泽区青年路小学 神头第一发电厂子弟小学
孝义市新城小学 运城地区人民路学校 晋城市城区凤鸣小学
内蒙古自治区(12所)
包头市第35中学 满洲里市三道街小学 海拉尔市呼伦小学
通辽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赤峰市红山区昭乌达小学 锡林浩特市第二实验小学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中学 巴彦淖尔盟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苏虎街小学
赤峰市第10中学 包头市第四中学 通辽市科尔沁区实验小学
辽宁省(21所)
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第一小学 沈阳市第二中学 沈阳市铁西区应昌街小学
沈阳市皇姑区岐山路第一小学 大连市金州区八里小学 大连市甘井子区周水子小学
大连市第44中学 大连市育明高级中学 鞍山市第一中学
抚顺市新抚区北台小学 本溪市铁路中学 本溪市明山区联丰小学
丹东市第二中学 丹东市站前小学 锦州市古塔区保安第二小学
锦州市凌河区解放小学 营口市站前区红旗小学 阜新市实验小学
葫芦岛市实验小学 朝阳市光明小学 盘锦市高级中学
吉林省(24所)
实验中学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第六中学 长春市第30中学
长春市第45中学 长春市第48中学 长春市第二实验小学
长春市宽城区天津路小学 吉林市第一中学 吉林市毓文中学
吉化集团公司第九中学 吉林铁路职工子弟第一中学 白城市第一中学
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 吉林油田管理局高级中学 四平市地直街小学
公主岭市岭西小学 白山市实验小学 抚松县实验小学
通化市东昌区实验小学校 延边第二中学 长春市第103中学
辽源市实验中学 吉化集团公司第九小学 长春外国语学校
黑龙江省(15所)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 哈尔滨市大同小学
阿城市涤纶小学 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 齐齐哈尔市龙沙小学
牡丹江市第二中学 佳木斯市第一中学 佳木斯市第二中学
大庆市东风中学 大庆石油高级中学 大庆市第六中学
双鸭山市第一中学 肇东市第一中学 勃利县高级中学
上海市(24所)
光明中学 位育中学 育才中学
曹杨第二中学 北郊中学 大境中学
延安中学 新中高级中学 莘松中学
嘉定区第二中学 南汇县中学 青浦区实验中学
松江二中 崇明中学 宝山区实验学校
奉贤县育秀实验学校 第六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
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金山区第二实验小学 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普陀区平利路第二小学 闵行区华漕中心小学 浦东新区新时代小学
江苏省(28所)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南京市长江路小学 金陵中学
苏州市第一中学 苏州市敬文实验小学 无锡市第一中学
常州市觅渡桥小学 常州市第一中学 丹阳高级中学
通州市石港小学 淮阴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无锡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江阴市高级中学 如东县掘港小学 江宁县东山镇中心小学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苏州市第三中学 扬州大学附属中学
南通中学 泰州中学 连云港市解放路小学
扬州市梅岭小学 常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建湖县实验小学
锡山高级中学 如东县中学 宜兴高级中学
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
浙江省(28所)
浙江大学附属中学 宁波效实中学 宁波市镇海中学
温州市实验中学 湖州市第四中学 嘉善县第二中学
黄岩实验中学 永嘉县上塘镇城西小学 富阳市新登镇中心小学
宁波市海曙区中心小学 慈溪市实验小学 瑞安市实验小学
天台县实验小学 舟山市定海小学 龙游县实验小学
江山市城南小学 缙云中学 金华市环城小学
海宁市实验小学 绍兴市鲁迅小学 义乌中学
平阳县中心小学 临安市衣锦小学 绍兴县实验小学
遂昌县实验小学 宁波市曙光中心小学 东阳中学
富阳中学
安徽省(15所)
蚌埠市第二中学 铜陵市第一中学 和县第一中学
宁国中学 贵池中学 淮南市第一中学
宿城第一中学 合肥市南门小学 合肥市西园小学
六安市城北小学 芜湖市绿影小学 安庆市四照园小学
淮北市实验小学 滁州市全椒县实验小学 马鞍山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福建省(21所)
厦门一中 龙岩一中 长汀一中
莆田二中 福州八中 晋江养正中学
三明二中 福州实验小学 福州群众路小学
福州鼓楼第三中心小学 厦门演武小学 厦门实验小学
泉州晋光小学 建瓯实验小学 三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福州一中 厦门六中 泉州一中
福州第40中学 石狮新湖中心小学 南安第一中学
江西省(16所)
南昌市第三中学 乐平中学 上饶市第一中学
宜春第一中学 临川第二中学 新余第一中学
萍乡市芦溪中学 鹰潭第一中学 九江第一中学
赣州市文清路小学 上饶市第一小学 九江市双峰小学
吉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南城县第一中学 萍乡中学
余江县第一中学
山东省(24所)
济南市经五路小学 青岛嘉峪关学校 枣庄市市中区文化路小学
烟台市芝罘区南通路小学 龙口市实验小学 济宁市实验小学
曲阜市实验小学 泰安师范学校附属学校 荣成市第二实验小学
德州一棉有限公司小学 博兴县第一小学 胜利油田孤岛小学
实验中学 青岛第45中学 青州市王府街道办事处实验初级中学
寿光市北洛镇第一初级中学 日照第一中学 平邑第一中学
济南铁路职工子弟实验学校 青州市邵庄镇初级中学 烟台市芝罘区工人子女小学
青州第一中学 烟台第三中学 济南第12中学
河南省(22所)
郑州市二七区幸福路小学 郑州市白鸽集团郑州二砂实 商丘市第一实验小学
业有限公司小学
洛阳市第五中学 周口市闫庄小学 许昌市实验小学
许昌市文化街小学 上蔡县第一高级中学 信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罗山县实验小学 三门峡市实验小学 灵宝市实验中学
新乡市第10中学 新乡市育才小学 济源市北街学校
焦作市轻工职业中专 安阳市第七中学 中原石油勘测局机关第一小学
濮阳市子路小学 郑州市二七区陇海西路小学 中原石油勘探局第六中学
洛阳市第23中学
湖北省(16所)
葛州坝外国语学校 武昌水果湖第一小学 武汉市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武汉市武昌区三道街小学 宜昌市实验小学 汉川市实验小学
丹江口市实验小学 来凤县实验小学 南漳县实验小学
随州市实验小学 麻城市第一实验小学 荆州市沙市区实验小学
荆州市荆州小学 监利县建设小学 咸宁市实验小学
潜江市实验小学
湖南省(20所)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桃源县第一中学 衡阳市第八中学
湘潭市第二中学 岳阳市第一中学 沅江市凌云塔小学
祁阳县第一中学 怀化市鹤城区■水小学 花垣县花垣小学
邵阳市第二中学 涟源市第一中学 张家界市永定区敦谊小学
株洲市第二中学 宜章县第一中学 长沙市第一中学
长沙市长郡中学 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小学 长沙市开福区东风小学
长沙市天心区仰天湖小学 常德市澧县澧阳镇第一完小
广东省(28所)
番禺中学 南海市桂城中学 北江中学
东莞市东莞中学 汕头市金山中学 中山市华侨中学
茂名市第一中学 阳江市第一中学 潮州市金山中学
开平市开侨中学 深圳市外国语学校 汕头华侨中学
深圳市宝安中学 江门市第一中学 惠州市华侨中学
梅县东山中学 广州市海珠区实验小学 深圳市深圳小学
珠海市香洲区拱北小学 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 汕头市新乡小学
梅县丽群小学 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小学 广州市黄埔区怡园小学
汕头市聿怀中学 广州市天河区云山小学 珠海市第二中学
新兴县实验小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10所)
横县中学 柳州市景行路小学 南宁市第三中学
北海市北海中学 柳州地区民族高级中学 钦州市逸夫小学
玉林市玉林镇古定中心小学 梧州高级中学 桂林市桂林中学
百色市第五中学
海南省(9所)
文昌市文昌中学 海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海口景山学校
定安县第一小学 保亭县保亭小学 乐东县第一小学
海口市第20小学 琼海市实验小学 琼山市琼山小学
四川省(19所)
新都县第一中学 南充高级中学 大竹中学
渠县中学 宜宾市第一中学 南溪县第一中学
泸州市第二中学 成都市盐道街小学 泸州市梓■路小学
绵阳市成绵路第一小学 邻水县鼎屏小学 四川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乐山市实验小学 峨眉山市绥山镇第三小学 双流县棠湖中学
彭州市南城小学 成都市列五中学 成都市第12中学
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小学
重庆市(21所)
渝中区第二实验小学 人民小学 北碚区朝阳小学
涪陵区第七小学 涪陵第五中学 开县汉丰镇第五小学
万州实验中学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第一职业中学 巴蜀小学
南开中学 第八中学 巴蜀中学
育才中学 第29中学 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
长寿中学 巴县中学 忠县实验小学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潭希望小学 江北区华新小学 铜梁县铜梁中学
贵州省(10所)
贵阳市第二实验中学 遵义市第四中学 都匀第一中学
毕节第一中学 六盘水市第三中学 贵阳市甲秀小学
遵义市文化小学 铜仁第一中学 大方县第二中学
六盘水市实验小学
云南省(10所)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玉溪市红塔区第三中学 楚雄州第一中学
大理市第一中学 思茅地区第二中学 个旧市第一中学
石屏县第一中学 曲靖师范学校附属第二小学 曲靖市麒麟区北关小学
临沧地区凤庆县凤城完小
西藏自治区(5所)
林芝地区中学 拉萨市第一高级中学 拉萨市第八中学
山南地区第一小学 昌都地区实验小学
陕西省(15所)
西安小学 靖边县第一小学 宝鸡市金台区东仁堡小学
汉中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西安铁路分局西安第五职工子弟小学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西安高新第一小学 西安东方机械厂子弟小学
庆安集团有限公司子弟中学(西安) 国营黄河机器制造厂子弟中学 西安铁路分局西安第一职工子第中学
商州中学 蒲城县尧山中学 铁道部第一工程局咸阳职工子弟中学
甘肃省(10所)
玉门市三台小学 高台县解放街小学 民勤县东关小学
嘉峪关市逸夫学校 庆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静宁县第一中学
临夏市第一中学 张掖市第四中学 兰州市第33中学
兰州市东郊学校
青海省(8所)
西宁市第七中学 西宁市贾小庄小学 西宁市虎台小学
西宁市西关街小学 平安县第二小学 互助土族自治县城北小学
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第二小学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桥头第二小学
宁夏回族自治区(9所)
银川市第九中学 银川市第三中学 石嘴山市第三中学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 平罗中学 长庆银川高级中学
银川市第21小学 银川市实验小学 青铜峡市汉坝小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0所)
乌鲁木齐市第三小学 乌鲁木齐八一中学附属小学 乌鲁木齐石化总厂第一小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中学 奇台县第一中学 吐鲁番地区实验中学
米泉回民中学 乌苏市第一中学 哈密石油第一中学
奎屯市第一中学



2000年10月23日
论检察机关客观追诉原则及其实现

徐军


[摘 要] 检察机关客观追诉原则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世界各国在刑事立法上都予以了明确体现,但在司法实践中却有着诸多与其相悖离之处,导致这种差距的原因有检察官自我行为合理化的需求以及外部压力等。保障检察机关实现客观追诉原则,关键在于赋予检察机关和检察官应有的独立性、在检察权行使过程中适当引入司法制约机制、设立庭审前证据开示制度等。

[关键词] 客观追诉 域外制度 理论根基 差距原因 保障措施


  在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是否也像民事诉讼中的原告一样,只是单纯的一方当事人,把胜诉作为诉讼目标,而在刑事诉讼中片面追求对被告人定罪处罚?对于这个问题,德国在19世纪从法国引入检察官制度时就曾发生过大论战,最后是当时身兼普鲁士部长要职的法学大师萨维尼所主张的法律守护人派取得胜利,在1877年通过的德国刑事诉讼法典中,检察机关的定位是法律守护人,在刑事诉讼中并不是单纯的一方当事人,“检察官立于一种负双重等阶义务的地位,既为‘不利’、又为‘有利’被告之事项而奔命”,[1]即检察机关在追诉犯罪行为时必须保持一种客观追诉的地位。这就是检察机关的客观追诉原则的由来。但是,从该原则出现至今,其有效实现问题仍然是各国刑事诉讼立法与实践中面临的一个难题。如何使客观追诉原则在刑事检察权的行使过程中落到实处,也是我国目前法治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拟对检察机关的客观追诉原则及其实现问题作简要论述。

一、客观追诉原则在法律上的体现

(一)客观追诉原则在域外法律的体现

  客观追诉原则要求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应当以实现诉讼公正为目标,在诉讼过程中既要注意不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方面的事实,也要兼顾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方面的事实。即“检察官在刑事诉讼上,与法官同为客观法律准则与实体真实正义的忠实公仆,‘毋纵’之外还要‘毋冤’,‘除暴’之外还要‘安良’,并非也不该是片面追求攻击被告的狂热分子。”[2]从各国的立法来看,不管是实行审问制的大陆法国家,还是实行对抗制的英美国家,客观追诉原则都是检察机关行使职权时的立法要求,不同的是对客观追诉义务的要求程度不同而已,并不像有些学者所说的完全的当事人化。如对抗制的典型国家美国,在联邦司法系统,1935年就通过伯格案(Berger v. United States)规定:“合众国律师不是争议的普通一方当事人的代表,而是主权的代表,他负有行使职权的义务,但同时也必须公正地行使职权。所以,他在刑事诉讼中的利益不是赢取案件,而是保证司法的公正。正因为如此,从一种特定和确定的意义上说,他是法律的公务员。法律的双重目标是既不能让有罪者逃脱也不能让无辜者遭受惩罚。”[3]对此,不少州也通过判例作了相似规定。如密歇根州的一位法官在判决书中就认为:“检察官代表的是公共利益,对无辜的人错误定罪绝非公共利益所允许。检察官的职责应当与法官一样,只是实现公正,检察官不能为了任何职业荣耀而牺牲法律的公正。无论他个人对被追诉人有罪的怀疑有多么强烈,检察官也必须记住,或许不公正的手段在个别案件中会让罪犯受到惩罚从而在个案中实现了公正,但这种做法对整个社会来讲却是不公正的,甚至是危险的。”[4]在英国,早在1865年一名著名法官就曾针对检察官的客观追诉义务作过经典论述:“控方律师不应当将自己视为普通律师而单纯地追求有罪判决,正确的定位应当是协助实现司法公正的臣仆。”[5]现在英国的《皇家检察官守则》第2条也明确规定:“皇家检察官应当是公平的、独立的和客观的。他们不应当让其对被告人、被害人或者证人的种族或者国籍、性别、宗教信仰、政治观点或者性取向的个人观点影响他们的决定。他们也不应当受来自任何方面的不适宜或者不正当的压力的影响。”[6]现在,检察机关的客观追诉原则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法律文件的认可。如联合国《关于检察官作用的准则》在序言中就明确表明该准则的作用就在于确保和促进检察官在刑事诉讼中发挥有效的、不偏不倚和公正无私的作用,并在相关具体条文中明确规定了检察官的公正性与客观义务。
从各国的立法与判例来看,检察机关客观追诉原则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检察机关在收集证据时,不仅要收集被告人有罪或者罪重的证据,也要收集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对收集到的有利被告人的证据必须向被告方进行开示。如德国《刑事诉讼法典》第160条第2款就规定:“检察院不仅要侦查证明有罪的,而且还要侦查证明无罪的情况,并且负责提取有丧失之虞的证据。”而在美国,检察官“必须及时地向被告方披露所有可获得的倾向于‘否定被指控者有罪、减轻罪行级别或减轻惩罚’的证据。而且,检察官不能只是因为证据会破坏已方案件或对被指控者有利而故意不收集证据”。[7]在英国,根据其《1996年刑事诉讼与侦查法》的规定,检察官除有义务在开庭审判前将用以指控犯罪的证据向被告方披露外,还有义务将不利检察官的指控而有利于被告方进行辩护的证据向被告方展示,如果检察官没有履行义务,被告人可以申请法庭签发命令,要求检察官向被告方披露这些材料。另外,根据该法第9条的规定,检察官在诉讼中还负有对证据展示问题进行“连续性审查的义务”,在被告人被宣告无罪或者被认定有罪或者检察官决定终止诉讼之前,检察官如果发现还存在着他认为可能削弱指控证据的证明力或者可能合理地有助于辩护的证据材料时,就必须在合理的时间内尽快向被告方披露。[8]
  二是检察官在决定起诉时或者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应以证据作为客观依据,而不能考虑其他不合理的因素,发现指控证据不足的,应当终止诉讼或者撤回起诉,或者建议法庭判决被告人无罪。在英国,根据《皇家检察官守则》的规定,检察官必须在指控“具有预期可予定罪”所需要的充分证据,并起诉符合公共利益时才能向法院起诉,否则就终止诉讼。而且,“皇家检察官不得仅为了鼓励被告人对少量罪行作有罪答辩而提出更多的指控。同样,他们不得仅为了鼓励被告人对不甚严重的罪行作有罪答辩而提出更为严重的指控。”[9]在美国,根据《美国律师协会刑事司法标准:起诉职能》的规定,“当检察官知道没有可能性根据支持时,检察官不提起,或叫人提起指控,或准许刑事指控的结果继续不确定。在没有可采纳的充分证据支持有罪判决时,检察官不该提起,叫人提起指控或准许刑事诉讼的结果继续不确定”,“在作出起诉决定过程中,检察官不该考虑可能会涉及的个人或政治利益或不利,或产生增加他或她宣告有罪记录的愿望”。[10]在德国,根据《刑事诉讼法典》第170条的规定,只有在侦查结果提供了充足的提起公诉理由时,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否则,检察机关应当停止程序。
  三是检察机关发现法院判决有错误时,可以为被告人的利益提出上诉或者提出再审要求。这主要体现在大陆法系国家中。如《德国刑事诉讼法典》第296条第2款就规定:“检察院也可以为了被指控人的利益而提起法律救济诉讼活动”。在日本,检察官作为公益代表人,在必要时也可以为了被告人的利益提起上诉、请求再审或者提起非常上告。[11]

(二)客观追诉原则在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中的体现

  我国检察机关主要是根据列宁的法律监督理论建立起来的,其根本目的在于监督法律得到统一正确的实施。通说的观点认为,在刑事诉讼中,我国检察机关虽然属于公诉案件的必然一方,但并不是当事人,“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派检察人员出席法庭进行控诉支持公诉,不是一方当事人,而是代表国家行使对犯罪的追诉职权。”[12]这除了说明检察机关拥有很多被告人所不具有的诉讼权力,法律地位要高于被告人以外,还表明检察机关在行使检察权时必须坚持客观追诉的原则。检察机关客观追诉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3条的规定,检察人员在收集证据时,除了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罪重的证据外,还要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证据。另外还必须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的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
  二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37条至第142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案件时,必须查明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侦查活动是否合法;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人意见,只有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才作出起诉决定,对于经过补充侦查以后,证据不足的,或者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应当或者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三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44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制作起诉书时必须忠于事实真相,故意隐瞒事实真相的,应当依法追究责任。
四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1条和第205条的规定,地方各级检察院发现本级法院的第一审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时,应当根据第二审程序向上级法院提出抗诉,上级检察院发现下级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最高人民检察院发现各级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时,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法院提出抗诉。而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既包括有利于被告人的,也包括不利于被告人的,即人民检察院可以为被告人的利益而提出抗诉。

二、检察机关客观追诉原则的理论根基

  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为什么遵守客观追诉原则?其理论根基何在?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解释。
  一是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机构组成部分的当然要求。人民组成国家的目的在于保护其合法权益,检察机关作为国家在刑事诉讼中的代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其应有的职责。根据现代刑事法律基本原则——无罪推定原则的要求,在刑事诉讼中,只有通过合法程序,在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条件下才能被定罪处罚是被告人的一项重要权利,在被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判决有罪之前,他就应当被作为一个无罪的人看待,其应有的合法权益与一般公民一样,都应当得到切实的保护。另外,即使一个有罪的被告人,他也有自己的尊严,国家只能剥夺按照法律规定应当剥夺的权利,对于其他的合法权益,仍应受到国家的保护。检察机关作为国家在刑事诉讼中的代表,它和审判机关一样,也负有保护包括被告人在内的所有公民合法权益的义务。如果将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角色完全当事人化,为了达到将被告人定罪判决的目的,检察机关可以不择手段,对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应当维护而不维护,这是和人民组成国家、建立国家机关的根本目的相违背的。
  二是检察机关法律守护人的角色定位。保证法律得以统一正确的实施,这是检察机关的职责。“检察官应当担当法律守护人的光荣使命,追诉犯法者,保护受压迫者,并援助一切受国家照料之人民”,“检察官作为法律的守护人,负有彻头彻尾实现法律要求的职权”。[13]而对无辜的人进行起诉、定罪判刑或者对有罪的被告人进行不正当的定罪判刑,本身就是对法律正确实施的一种破坏,检察机关理当防止这种现象出现。
  三是平衡国家与被告人在实力上巨大差距的需要。检察机关作为国家在刑事诉讼中的代表人,有强大的国家作为其后盾,可以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收集证据。而被告人作为一个能力有限的个体,即使是无辜的,也很难收集到证明自己无罪的证据。任何人在被法院定罪之前,都应当受国家法律的保护,因此,作为国家的代表,检察机关有义务在刑事诉讼中照顾被告人的利益,除了收集有罪或者罪重的证据外,还应当收集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
  四是检察机关与案件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检察机关作为刑事诉讼的控诉方,不同于民事诉讼的原告。在民事诉讼中,原告是主张自己权益受到侵害而要求救济的一方,案件的处理结果与其有直接利害关系,这样从人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性来看,不可能要求其在诉讼中兼顾被告方的利益而客观地进行追诉,而只能要求其不得恶意损害被告的合法利益。而刑事诉讼中的检察机关则不同,它虽然是代表公共利益控诉犯罪,但案件的处理结果与其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这也导致其在诉讼中的地位相对超脱,可以客观追诉地进行诉讼。[14]
  我国的检察机关之所以负有客观追诉义务,还在于宪法中的定位。根据我国宪法第129条的规定,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的职责在于保证法律包括实体法与程序法得以正确地遵守执行。法律得以正确执行,在刑事诉讼中,这不仅包括有罪的人受到及时有效的定罪处罚,也包括无辜的人不受处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而要做到这一点,检察机关就必须客观地行使追诉权,在有效追诉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三、客观追诉原则现实与要求的差距及其原因

  法律规定与司法实践总会有一定的差距,检察机关的客观追诉原则也一样。从各国的司法实践来看,虽然法律要求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必须兼顾被告方的利益,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检察机关更多的是注重追诉被告人,而不是注重保护被告方的合法利益,客观追诉原则的实际运行过程与法律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
  这一问题在对抗制色彩比较强烈的英美法国家表现得尤其明显。在英国,虽然根据法律规定,要具有预期可予以定罪所需要的充分证据才能起诉,但根据有些人的研究表明,“王室检察院很少撤销证据微弱的案件,当他们确实撤销案件时,通常是起因于警方动议或仅仅在几次法院开庭后”,[15]以致很多本不应继续诉讼的案件还会被起诉到法院。在美国,虽然美国司法部对检察官的箴言是“只要实现了正义就是对政府的褒奖”,但在司法实践中,正如美国著名律师艾伦•德肖微茨所言,“许多检察官是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只要政府胜诉就是实现了正义。……在这种情况下检察官所追求的不是正义,他们和极力想逃脱的罪犯一样,只想一件事——胜诉。”[16]为此,对于一些定罪有疑问的案件也积极向法院起诉,以追求定罪和刑罚处罚。[17]有时为了迫使被告人就范而走到辩诉交易的桌旁,检察机关还会对被告人的同一行为提出诸多指控或加重指控。
  在大陆法系国家,虽然由于诉讼传统上注重案件的事实真相,情况比英美法国家稍好,但检察官的客观追诉原则也面临多方面的危机:一是检察官在职业意识上自认为是打击犯罪的先锋,具有强烈的追诉心理,为此更多的注重不利于被告人的事项,而忽略对被告人有利的证据;二是由于检察官的独立性相对较差,比较注重上命下从,尤其是在上级检察官的命令与法律不符合时,偏重于服从命令,而忽视客观追诉原则;三是由于检察机关直接参与侦查,有时还为案件的侦查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一旦终止诉讼,也就意味着前期工作成果为零,这往往不是检察机关所愿意看到的,为避免这种结果的出现,很多不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也被起诉到法院。
  在我国,检察机关的客观追诉原则在司法实践中也面临着相同的挑战。首先,在侦查过程中,由于追诉犯罪的职业心理,有的检察人员也是比较注重对犯罪证据的收集,而忽视对无罪、罪轻证据的收集,尤其是对起诉到法院的案件,极力地追求胜诉,常常是把有罪判决率作为考核工作质量的标准,视无罪判决为洪水猛兽。其次,不少案件尤其是检察机关自侦案件,在侦查终结以后,即使可以作不起诉处理,不少检察机关还是倾向于提起公诉。比如有的检察机关还对刑事案件不起诉率作一定的限制,规定一年的不起诉案件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第三,在司法实践中,我国检察机关很少为了被告人的利益而主动地按二审程序提出抗诉或者按再审程序提出抗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距?从各国的司法实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检察官自我合理化的需求。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人类行为最有力的决定因素之一源于我们希望维护一个稳定、正面的自我形象的需求,即我们都希望把自己看作是一个理智的人,一旦有证据暗示我们实际并不是如此时,就会感到自尊受到打击,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上称为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为了减少这种认知失调所造成的紧张状态,我们就会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我合理化,或改变行为,使之与失调的认知一致;或改变、增加认知,为行为寻找理由。在这种减少认知失调的过程中,有时还会陷入一种合理化陷阱,导致一连串愚蠢或非理性的自我合理化行为。[18]检察官由于所从事职业的特殊性,其更容易发生认知失调的现象,在发生认知失调后也更倾向于采取措施甚至非理性行为进行自我合理化:一方面,由于刑事诉讼的对抗性,检察官在诉讼过程中的各种决策包括启动程序本身一般都是不利于被追诉人的,一旦发现有利于被追诉人的证据,也就说明检察官的某些决策可能是不正确的,这样就会使检察官在诉讼过程常常会产生认知失调;另一方面,检察官行使的是一种公权力,错误行使这种权力会产生相应的责任,会受到上司、同事和社会的负面评价,这也促使检察官在发生认知失调后,一般不是改变行为如撤销案件、撤回起诉以与失调的认知保持一致,而是采取各种措施为行为寻找合法理由。在这种情况下,一旦进入诉讼后,在自我合理化需求的影响下,检察官往往倾向于为自己的追诉决定寻找理由,而很难保持客观立场兼顾被追诉人的利益。
  二是保持与侦查机关协作关系的需要。从各国侦查机关与检察机关的关系来看,虽然有松紧程度不同的侦检关系,但从证据的收集来看,绝大部分国家刑事案件的控诉证据都是由侦查机关来完成,检察机关很少亲自参与证据的收集。在这种证据收集主要由侦查机关完成,而向法院起诉由检察机关来执行的追诉模式下,检察机关在作出是否起诉的决定时不得不更多地考虑与侦查机关的长期协作关系,而很少考虑被追诉人的利益,导致在起诉证据不是很充分的情况下也向法院提起诉讼。
  三是外部压力的影响。从各国来看,大多数国家的检察机关属于一种行政机关,检察官属行政人员系列,检察官并没有取得法官那种完全独立的地位,在上级检察官或其他行政部门的追诉压力下,检察官有时也难以保持客观追诉的立场。另外,社会公众要求追诉犯罪行为的舆论压力也对检察官客观追诉原则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检察官为选民选举产生的国家,为获得选民的支持,检察官有时不得不以牺牲客观追诉原则来取悦于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