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3 02:58:21   浏览:807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泰安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

山东省泰安市人民政府


泰安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

政府令【第127号】


《泰安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批准,现予公布,自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


市长 二OO七年十一月六日

泰安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一条为加强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有效利用水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保障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山东省节约用水办法》、建设部《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泰安市城市市区范围内的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工作。
使用城市公共供水和自建设施供水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节约用水的管理工作,市城市计划节约用水管理机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工作受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
市发展改革、经贸、财政、物价、工商、质监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市节约用水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四条城市实行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制度。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节约用水的义务。
第五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加强对城市节约用水工作的领导,加大节约用水资金投入,鼓励和支持城市节约用水科学研究,推广应用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器具,建设节水型城市。

第二章用水计划

第六条城市用水单位的年度用水计划按下列程序制定并下达:
(一)用水单位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报年度用水申请;
(二)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相关行业的用水定额和用水单位的实际需要,结合水源供求情况,经综合平衡后,核定用水单位的年度用水计划;
(三)年度用水计划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下达各用水单位,并通知城市供水企业。
自建设施供水单位的年度取水计划,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下达。自建设施供水单位应在每年年底以前,向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下一年度的取水计划建议。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取水许可证》载明的取水总量和地下水资源可采情况,核定下达年度取水计划。
第七条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推行定额制度,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结合供水情况确定并公布。
第八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水资源情况和城市供水情况调整用水单位的用水计划,并及时予以通知。
用水单位需要增加用水量、减少或停止用水、新增临时用水的,应及时到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相关计划用水手续。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水资源情况和城市供水情况,限制自建设施供水单位的取水量。
第九条用水单位应根据用水计划制定节约用水措施,并按季向用水计划下达部门报送用水统计报表。
第十条因水资源紧张或其他特殊原因致使城市供水能力降低时,经市政府批准,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城市供水企业对用水单位和个人采取临时性限制用水措施;自建设施供水的单位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采取临时性限制取水措施。
第十一条用水单位应按照下达的用水计划用水,超计划用水的,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收取超计划加价水费。
自建设施供水单位超计划取水的,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对超计划部分累进收取水资源费。
第十二条城市居民生活用水超出定额的部分,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具体办法由市物价、财政等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三条超计划加价收取的水费、阶梯式计量收取的水费、累进收取的水资源费缴入市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三章节水措施

第十四条用水单位和个人应采用节水型工艺、设备和产品。市质量技术监督、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国家公布的《实施节水认证的产品目录》,开展节水器具认证和市场监管工作。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国家、省明令淘汰的高耗水设备和产品,已安装使用的,应在规定时间内更换或对其进行节水改造。
第十五条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应制定节水方案,建设相应的节水设施,选用节水型生产工艺、设备和器具。节水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对建设项目节水设施进行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对达不到节水标准的,责令限期改正。 
第十六条工业企业应采取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有条件的企业应逐步实现废水零排放。
严格限制耗水量大、用水效率低、水污染严重的项目。
第十七条具备使用中水条件的,须通过工艺或设施的改造使用中水。
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宾馆、饭店、商店、公寓、综合性服务楼及高层住宅,3万平方米以上的机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大型综合性文体设施,建筑总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或日用水量200立方米以上、或规划人口在3000人以上的住宅小区,应配套建设中水设施。
已建成的中水设施和其他节水设施应保持正常运转,安全使用。因检修等原因需停止使用的,应提前说明理由。
第十八条建筑施工、城市环境卫生、园林绿化、洗车场(点)等应优先使用劣质水、中水和其他再生水。
洗浴、洗车、喷泉等用水,必须使用节水型器具,建立循环用水系统。
第十九条积极开展雨水利用。在广场、小区 、绿地、停车场、人行道等场所推广渗水地面,建设房屋、路面雨水截蓄设施,实现雨水拦、蓄、用、排的有机结合。
第二十条城市绿化要选用涵养水源、耐干耐旱绿化品种,采用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方式。
第二十一条公共供水和自建设施供水单位应加强对供水管网的改造和维护,定期进行管网查漏,降低管网漏失率。
第二十二条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严格限制新建自备水源。对已有自备水源,应制定封闭计划,逐步封闭。
第二十三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一定比例的水资源费、超计划加价水费,专项用于城市节水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和节水设施建设、节水管理及奖励。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四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城市节约用水的监督管理。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照《山东省节约用水办法》、建设部《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五条超计划用水单位和超定额用水的居民,逾期拒不缴纳超计划加价水费的,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除责令其限期缴纳外,并按日加收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5‰的滞纳金。
第二十六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自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1990年8月10日市政府发布的第3号令《泰安市泰城节约用水管理实施细则》同时停止执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贵州省城乡规划督察办法(试行)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城乡规划督察办法(试行)》的通知

黔府办发〔2011〕70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贵州省城乡规划督察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六日



贵州省城乡规划督察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维护城乡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进一步加强对城乡规划工作的监督检查,健全城乡规划监督体制,强化城乡规划行政监督,形成快速反馈、有效监督和及时处理违反城乡规划行为的督察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贵州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城乡规划督察,是指上级人民政府对下级人民政府在城乡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和修改过程中进行的监督检查。

  第三条 省人民政府向下级人民政府派驻城乡规划督察员,负责对派驻地区的城乡规划工作进行督察,重点督察设市城市。市、州人民政府、地区行署向下级人民政府派驻城乡规划督察员,负责对派驻地的城乡规划工作进行督察。城乡规划督察员对派出机关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四条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全省城乡规划督察工作,定期不定期向省人民政府提交城乡规划督察报告,及时报告督察中发现的重大情况。省城市规划督察员办公室(设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城乡规划督察日常工作。

  第五条 城乡规划督察工作必须坚持依法办事、客观公正、实事求是、高效为民的原则。

  第二章 城乡规划督察员的选派

  第六条 城乡规划督察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城乡规划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二)熟悉城乡规划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三)熟悉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情况,具备城乡规划建设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

  (四)坚持原则,忠实履行职责,在以往工作经历中未受过任何处分。

  第七条 城乡规划督察员人选采用公开向社会招考或由有关部门推荐、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商政府人事部门审定的方式录用。

  第八条 城乡规划督察员由派出机关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任命并正式行文通知派驻地。

  第三章 城乡规划督察的内容和方式

  第九条 城乡规划督察的内容:

  (一)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镇规划和乡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和修改是否符合法定权限和程序,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修改是否符合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要求;

  (二)近期建设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及专项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和修改是否符合上一层次规划、是否符合法定权限和程序;

  (三)《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城市黄线管理办法》、《城市蓝线管理办法》等的执行情况;

  (四)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核发以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规划条件的提出是否符合城乡规划要求、是否符合法定权限和程序;

  (五)建设项目的实施是否符合城乡规划要求;

  (六)建设项目和用地性质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是否符合法定权限和程序;

  (七)城乡规划编制单位是否符合国家、省规定的资质条件和有关要求;

  (八)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城乡规划督察的其他事项。

  第十条 城乡规划督察工作重点在事前、事中采取专项督察、专案督察、驻点督察和巡察等方式进行,城乡规划督察员应当组成2人以上城乡规划督察组开展督察。

  第四章 城乡规划督察员的职责和义务

  第十一条 城乡规划督察员开展督察工作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履行以下职责:

  (一)参加派驻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召开的涉及城乡规划事项的各类会议;

  (二)调阅或者复制涉及督察事项的各类文件和资料;

  (三)约谈知情人或要求被督察的单位及有关人员就督察事项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

  (四)进入建设项目现场了解情况,调查取证;

  (五)制止派驻地审批、实施违反上位规划强制性内容和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城乡规划;

  (六)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措施。

  第十二条 派驻地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通知城乡规划督察员列席以下会议:城乡规划委员会会议,城市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召开的各类涉及城乡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内容的会议,对派驻地城乡规划有重大影响的大中型建设项目的选址论证、审查会议以及相关业务会议。

  第十三条 被督察的单位和人员应当对依法开展的督察工作予以配合,不得妨碍和阻挠。对与督察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和情况,应当及时如实提供,不得推诿、拒绝、隐匿和伪造。城乡规划督察员进入建设项目现场应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监督检查证》。派驻地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根据城乡规划督察员要求提供包括城市总体规划、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审批和许可资料、群众投诉举报资料等资料,并向城乡规划督察员开放浏览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权限。

  第十四条 城乡规划督察员应定期对督察工作进行小结,年度进行工作总结;对重大问题、难点问题应及时报告派出机关的城乡规划督察员办公室。

  第十五条 城乡规划督察员有督察不力或不作为、渎职失职,擅自越权、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等行为的,视其情节轻重由监察及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追究责任。

  第五章 督察意见的处置

  第十六条 城乡规划督察组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后,应及时报告派出机关的城乡规划督察员办公室并提出处理意见。派出机关的城乡规划督察员办公室根据城乡规划督察组的意见提出处理意见,报经所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同意后向派驻地人民政府(地区行署)或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发出《城乡规划督察意见书》(以下简称《督察意见书》),同时抄报派驻地人大常委会。派驻地人民政府(地区行署)或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收到《督察意见书》后,应当及时对督察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组织整改,并在15个工作日内将整改意见和整改结果反馈城乡规划督察组。城乡规划督察组应当及时跟踪监督整改情况,并将整改情况上报派出机关的城乡规划督察员办公室。

  第十七条 派驻地人民政府(地区行署)或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未予整改或整改不力,违法违规行为仍在继续的,城乡规划督察组应当及时报告派出机关的城乡规划督察员办公室并提出处置意见。派出机关的城乡规划督察员办公室根据城乡规划督察组的处置意见提出处理意见,报经所在规划主管部门同意后向派驻地人民政府(地区行署)或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发出《城乡规划督察整改通知书》(以下简称《整改通知书》),同时抄报派驻地人大常委会。

  违法违规行为所在地政府或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接到《整改通知书》后,必须按要求认真组织整改,并在15个工作日内将整改情况和整改结果反馈派出机关的城乡规划督察员办公室。对《整改通知书》有异议的,应当在收到《整改通知书》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派出机关的城乡规划督察员办公室申请复核。受理复核的单位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复核决定。

  第十八条 派驻地人民政府(地区行署)或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收到《整改通知书》后仍不予整改或整改不力,违法违规行为仍在继续的,由派出机关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查处或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处理,依照违反城乡规划责任追究的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派驻地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明确专人作为联系派驻城乡规划督察员的联络员,并将派驻城乡规划督察员的职责和办公电话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在国内发生并由外方支付赔偿的工伤事故待遇处理问题的复函

劳动部办公厅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在国内发生并由外方支付赔偿的工伤事故待遇处理问题的复函
劳动部办公厅




山西省劳动厅:
你厅《关于山西机床厂卢毅同志工伤后如何享受保险待遇的请示》(晋劳险便字〔1998〕17号)和所附有关材料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在国内发生由外国人造成的工伤事故,并由外方给付赔偿金的,被伤害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应参照劳动部《关于外派劳务人员伤、残、亡善后处理问题的复函》(劳险字〔1992〕16号)、《关于外派劳务人员因工伤亡保险待遇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4〕131号)和《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劳部发〔1996〕266号)等文件的有关规定处理。外方支付的赔偿金,属于人身伤害赔偿性质,应归被伤害职工所有。同时,该职工应从外方赔偿金中偿还企业为处理该工伤事故垫付的医疗费用、工伤津贴的费用。



1998年2月17日